在《新旧消费之争?背后的周期因素更有效》https://weibo.com/ttarticle/p/show?id=2309405186758618251266之后,不少股民对于新旧消费因素有了深的体会,但也有一些股民希望补充数据,以便于未来博弈时作为关键指标。实际上,这里面玉名要强调两点:第一,历史数据是有的,但很难总结出来某个指标,即便是我们使用相对较好的如库存指标等,也无法精准预测。第二,时代在发展,很多因素注定无法预测,哪怕是传统消费行业,也呈现这样的因素,这提醒股民保持敬畏之心很重要,学会逻辑,不要迷信指标。传统行业走势的新现象回顾白酒行业,如果以1988年国家陆续放开白酒定价权开始配资查询平台,加上本轮行情,白酒有过四轮调整,在初期,白酒行业受到政策因素影响明显;后期行业自身的事件因素作用开始增加;而最近一轮,我们会发现并没有特定事件,而是更加隐蔽的时代因素,这就让很多投资者处于温水煮青蛙的状态无法自拔。
1989年国家提出整治并限制政府白酒消费,白酒企业处于两种困境:资金压力明显,企业甚至需要靠银行贷款来维系产能,这意味着销量一旦不及预期,将导致资金链断裂;还有通货膨胀因素,使得产品价格过高,令普通老百姓难以承受。因此,行业进入到了降价周期,这是无奈之举,回笼现金流是关键。茅台酒从1989年3月开始,每瓶零售价从 208 元陆续下调到183元、125元、95元。五粮液价格前后下调到91元、74.8 元、60元、45元,老窖特曲价格下降到60元、35 元。
降价后消费数据开始改善,行业开始稳定了。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,白酒方面,只有茅台、五粮液、剑南春等少数名酒拥有定价权,能有提价能力,而类似汾酒、老窖、古-井-贡等则是平民路线。而导致第二轮调整的因素是行业事件。1998年,震惊全国的朔州假酒案爆发。茅台业绩都下滑了近50%,很多中小酒企直接就退出市场了,白酒行业进入到了萧条周期。随后政策调控也来了,2001年,国家对白酒行业征收消费税,其中对粮食白酒、薯类白酒每斤(500克)征收0.5元税收,这样低端白酒几乎要退出市场了,当然,祸兮福所倚,这催生了中高端白酒行业的发展,这迎来了一波白酒行业的黄金十年发展。
第三波白酒行业调整依然还是行业事件诱发的,2012年11月19日,酒鬼酒塑化剂风波爆发,成为白酒行业进入调整的导火索;随后“中央八项规定”限制“三公消费”的政策也来了,这无疑是双击。让行业大幅下跌,2013年、2014年白酒上市公司,只剩茅台和古-井-贡业绩增长,足见行业的惨烈,不过也恰恰是这两年的低迷,随后2015年资金杠杆牛市,2016年中国版“漂亮50”的出现,推动了白酒行业的反弹。
第四波调整,因为什么呢?很难找到一个具体的事件。2021年春节后“漂亮50”行情结束,行业走弱。而2023年至2024年,20家A股白酒上市公司营业总收入增速从15.97%下降至7.3%;归母净利润增速由18.88%下降至7.4%,营收和净利润放缓严重。头部酒企表示,2025年营收目标以稳增速为主,不再设定具体的营收增速目标。2025年5月18日,中央发布了新修订后的《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》,被市场视为新一轮的“禁酒令”,更加剧了白酒行业的调整。即便如此,也很难找到之前三次那样的标志性事件了,这让一些白酒行业持有者,不知不觉就已经被白酒行业调整周期套住且并不自知。如何应对?新消费的因素是什么,接下来对此重点分析。
联美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