城西的老张守了十几年烟酒店,如今望着半屋子积灰的飞天迎宾愁眉不展。“去年单位团购一单扫走八箱炒股配资官方平台,今年连个问价的都没有。”他摩挲着酒盒上的烫金字苦笑,“再熬仨月,我就去街口支煎饼摊了——库存的酒,够我喝到入土。”
老张的困境绝非孤例。茅台镇酒罐车排起三里长龙,酒厂扩产与市场冷清形成刺眼对比。仓库里,飞天茅台堆积如山,价格却在崩塌式坠落——电商补贴价1840元,竟比经销商批发价还低200元。普五补贴后仅800出头,国窖1573日常780元能拿下,比去年跳水三分之一。
这不仅是价格战,更是白酒行业金融泡沫的彻底破裂。
库存堰塞湖:万亿重压下的生死逃亡
“卖一箱倒贴200元,仓库压着上千万的货,不跑就是等死。”一位经销商道出行业残酷真相。数据显示,仅20家上市酒企去年三季度库存就高达1536亿,若按当前流速,需两年半才能清空。全渠道加上社会库存,总量早已突破万亿大关。
更致命的是时间成本。有经销商算过细账:囤积一瓶茅台,每天利息就涨1.5元。两年半后,利息竟比酒价本身还高。当囤酒从“存黄金”变成“背炸药”,恐慌性抛售已成唯一选择。
618、双11电商平台的百亿补贴狂欢,实则是资本在替渠道清仓止血。这场看似热闹的促销,不过是库存雪崩激起的最后回响。
消费断崖:酒桌文化的世纪退潮
需求端的坍塌比供给过剩更致命。60后的老王去年查出脂肪肝后彻底戒了酒;年轻人聚会时,精酿啤酒与网红奶茶取代了白酒主角地位。“90后00后一年喝不到两次白酒,单次预算难超200元。”某连锁酒行经理坦言。
曾经支撑高端市场的团购渠道同样遭遇腰斩。某机关单位采购负责人透露:“今年经费削减,白酒采购量只剩去年零头。”当政务商务需求退潮,消费断层赤裸裸暴露出来。
产能狂奔:迟来的供需绞杀
消费端退潮时,生产端却在疯狂冲刺。前六大酒企产能三年暴涨37%,2025年规划产能还要再增三成。洋河库存已达65万吨,泸州老窖半成品酒飙升至123亿——这些数字背后,是酒企对市场趋势的严重误判。
“十年前囤酒等于躺赚,现在囤酒等于自杀。”某浙江大商看着满仓2019年飞天茅台摇头。击鼓传花的游戏终于传到最后一棒:当涨价预期破灭,天量库存瞬间从资产变成债务。
断臂求生:停货控价的苍白抵抗
酒企的应对苍白无力。五粮液紧急叫停华东华南普五供货,洋河要求电商下架海之蓝、天之蓝,茅台则取消12瓶装大箱投放。这些“外科手术”虽能短暂止血,却无法治愈供需失衡的内伤。
更深层的危机在于白酒属性的回归。当茅台联手瑞幸推出酱香咖啡引发年轻人排队,传统酒企猛然惊醒:**白酒正从金融符号变回普通饮料,年轻人要的是口感创新而非品牌溢价。
冰河期重生:清库存才能讲故事
老张们最终只有一条生路:挥泪斩仓,把价格打穿。某省大商已开始七折抛售库存:“先活下来,才配谈未来。”这场残酷去库存或将持续数年,但唯有出清泡沫,行业才能轻装上阵。
茅台镇暮色中,酒罐车仍在排队等待灌装。当窖池里的酒浆不再被当作投资标的,而是回归杯盏之间的本真滋味时,中国白酒的冰河期或许正孕育着更健康的新生。
白酒行业的凛冬并非末日,而是疯狂扩张后的必然回调。当万亿库存化作市场学费,酒香终究要回到味蕾而非账本。这场残酷洗牌中,谁能率先卸下库存枷锁、真正读懂新消费族群,谁就能在解冻后的春天抢得第一缕曙光。酒桌文化的嬗变,正倒逼千年行业开启艰难而必要的进化。#白酒##金融#
联美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